阿里康网
胃癌
快速搜索

消化道癌发病增多 低龄化明显

2015年04月19日

临床上真正的早期消化道癌较少,很多患者一发现就为中晚期。消化道癌近年总体发病增多,目前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癌症,且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临床上45岁以下的患者不断增多,他就曾亲自接诊过一位不到30岁的胃癌患者。可越是青壮年人群越对身体的一些不适不在乎,总认为“自己年轻不会有啥事,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延误了诊治,影响了疗效。因此,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早就医检查,尤其有癌症危险因素者更要提高警惕,最好在还没发展至癌症的癌前病变阶段就将问题解决。目前,对于癌前病变,通过胃镜、十二指肠镜、肠镜等内镜技术和中医中药就能得到很好控制并实现逆转。

消化道癌与不良饮食有关

消化道癌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尤其不良饮食习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长期吸烟,酗酒,喜欢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食物,爱吃酸菜、泡菜、咸鱼等腌制食物,吃发霉变质食物,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的患病危险;高盐饮食、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等会增加患胃癌的危险;喜欢吃刚出锅的饺子、火锅等过烫的食物,吃干饼、硬饽饽等干硬粗糙食物会增加患食管癌危险;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米面等细粮摄入过多,粗粮、杂粮摄入太少,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进食过少等,会使大肠蠕动减缓,影响排泄物排出,增加毒素对大肠黏膜刺激,进而增加患大肠癌的危险。此外,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也较为密切,平时工作压力大和精神长期紧张、抑郁等也会增加患癌几率。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年轻化导致了消化道癌发病的年轻化。

癌症确切病因至今还不明确,但不外乎自身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外界环境的刺激、诱发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人们从小就应树立预防癌症的意识,建立起良好生活方式;对那些已存在种种不良生活方式者则应马上行动起来,改变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远离癌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