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我得了胃癌。在我43岁的时候,我经历了一场大的灾难,就是在那年的秋天查出来得了胃癌。
记得那年的中秋晚上,那天晚上我吃了一个月饼,后来就觉得不舒服,散步、节食、焐热水袋,均不见效。之后去某医院就诊,用多酶片、玛丁啉之类,仍无起色。至9月份,发展成经常半夜几次呕吐,医生们认为是胃“植物性神经紊乱”。最终发展为每天半夜呕吐。
10月2日,到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处就诊,嘱仰卧,触诊胃部曰:整个胃已明显凸现于体表,要我次日空腹作胃镜检查。10月3日,从胃镜室出来时,医生明确告知,立即住院手术。当天下午入住外科病房,护士行颈内静脉插管术,当晚灌肠二次。我知道情况不妙,下午在病床上看到胃幽门彩色照片,形似一成熟番茄的上半部,显示胃幽门已水肿阻塞,无论从内科还是外科角度,无论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一场手术是不可避免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第一次接受大手术,以前屡次体检,从未查出什么大毛病,自以为身体健康,事业顺利。近十年并无胃病诊治的经历。但术后医生告知,我的胃溃疡至少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10月7日一早,护士小姐即来床前将一根软乳胶管从我鼻腔经喉、食道插入胃部,管子另一端连着1只可压缩抽吸的透明塑料小罐,用手压缩即可见有浅棕色液体从管子流向小罐。
大约7时左右,我坐轮椅被推往手术室。我的脚踝部被插进一静脉针,继而有人将一面罩罩住口、鼻处,并提示我呼吸。不久,我即失去知觉。手术进行了6—7小时,胃被切除了2/3,并扫除了相关淋巴结。
术后昏睡,“镇痛泵”拿掉后,手术处即有刺痛感,而后肩酸背痛,躺也不是,坐也不行,烦躁不安,加之大病房,左邻右舍病人互相干扰,辗转难眠,弄得陪夜的同事们也很疲倦。其间,不能喝水进食,全靠输液维持营养,嘴唇干燥,仅靠棉签蘸水涂抹。当然,这只能算是短暂的痛苦,和后面的化疗比起来,真算不了什么。
手术中及后来的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报告均证实为胃癌,化疗不可避免。据医生经验,化疗应尽早进行,一个疗程为五天,一般每次4—6小时;一个月做一次,一共需要做6次。副反应因人而异,有的人仅有轻微感觉,而我恰不幸属于反应强烈一类。
回忆起来,最最痛苦的是在化疗结束2—3天后出现的口腔黏膜溃疡,一开始会感到嘴唇、口腔黏膜、舌头侧下部乃至咽部肿胀,黏膜继而自行破损、化脓,刷牙、进食时碰到溃疡面,会痛得直冒冷汗。随后,患处由红肿转为黄色脓疡,而且不断有渗出液,伴之以难闻的气味。一般要10天到两周,溃疡部位才慢慢自行收敛。这个令人生畏的过程几乎每次化疗结束后均会全过程重演。
第二个副作用就是呕吐。这种呕吐与一般的吐不一样,是那种开始呕吐不止,后来欲吐不能的难过,其余的反应有便秘、腹泻、白血球下降、脱发及肝功能异常等等。一般化疗用药后先是大便解不出,继而连续几天的腹泻,引发痔疮。与溃疡、便秘、腹泻相比,脱发算是最舒服的反应了,一般在化疗结束10天后开始,全部脱光为止。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白血球的减少,一方面总数减少,一方面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从而明显降低了肌体的防御能力。
经过8个多月的化疗后,我的情况明显好转。后来又回到了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