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直肠癌病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直肠癌变及防御。
近年来,重庆市发病率居国内前列。专家指出,发病率高,与重庆人口味重、爱吃麻辣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位32岁的患者由于工作性质,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坐办公室,运动时间很少,加上他爱吃麻辣味,食品多是高脂肪低纤维,造成他长期便秘。后来,该患者发现有便血现象,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直肠癌。
专家介绍,通常“白领”一族直肠癌患者较多。这是因为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它的发生主要与高脂肪(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少)低纤维饮食、不运动有关。重庆地区该病发病率较高是由于重庆人爱吃麻辣、口味重、高脂肪的食物。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控制饱和脂肪摄入,补充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N3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适当摄入膳食纤维,如服用紫花苜蓿粉等,可以达到防病治病效果。
直肠癌还可能与下列几种因素有关:
1.饮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所谓西方饮食被认为与直肠癌发生有关。西方国家是大肠癌高发地区,直肠癌发生率高,与此对比是南非斑替氏族摄取的是低脂肪而富有纤维素的粗糙食物,直肠癌发病率低。这些居民如移民至直肠癌高发地区,饮食结构改变,则发病率随之增高。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可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种物质均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减少,又使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减慢,使这些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而导致癌变机会增多。
2.腺瘤癌变:腺瘤性息肉可癌变。腺瘤可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3种类型。管状腺瘤发生率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腺瘤中有遗传性的家族性发性腺瘤,被视为癌前病变,一般在30岁以后发病,但也有在20岁以前发生癌变者。
3.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病等由于肠粘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粘膜沉积,慢性炎症刺激致癌变。
4.其他:如免疫功能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胃及胆囊切除术后影响等。
肠癌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疾病,这种癌症的发生于人的饮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饮食调养是大肠癌防治中不忽视的一重要方面,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直肠癌的生活调养:
1.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抑郁或急躁易怒。
2.对直肠癌术后造瘘病人,要解除为难情绪,如控制好,一般均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3.直肠癌术后排尿障碍者,应注意锻炼膀胱功能。
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
1.湿热蕴结型直肠癌:白头翁汤加减。
白头翁30g、秦皮15g、黄连3g、黄柏9g、红藤15g、败酱草15g、苦参15g、马齿苋15g、白槿花12g、藤梨根30g。
2.瘀毒内阻型直肠癌:膈下逐瘀汤加减。
桃仁9g、红花9g、赤芍9g、当归9g、川芎6g、五灵脂9g、香附9g、元胡15g、莪术15g、甲珠9g、土茯苓30g。
3.脾肾阳虚型直肠癌:理中汤加减。
党参15g、炒白术12g、炮姜炭3g、肉豆蔻9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吴茱萸3g、附子6g、肉桂3g。
4.脾虚气滞型直肠癌: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木香6g、砂仁3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6g、八月札12g、枳壳9g、乌药9g、绿萼梅9g、沉香曲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