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肝癌一般指原发性肝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恶性肿瘤病人约635万例,其中肝癌占26万例(占恶性肿瘤的4%),26万例中42.5%发生在中国。在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的位次上,肝癌居男性第七位,女性第九位。在西非、中非和东非,肝癌是主要的恶性肿瘤。但在欧美大部分地区、北非和中东属罕见肿瘤。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各地肝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国内普查资料表明,肝癌的发病率为14.58~46/10万。全国死亡原因回顾调查揭示,肝癌男性平均标化死亡率为14.52/10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第三位;女性为5.61/10万,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宫颈癌和食管癌,占恶性肿癌第四位,我国每年约有9万~10万人死亡于肝癌。我国肝癌的流行病学分布: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部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部,沿海岛屿和江河海口又高于沿海其他地区。然而即使在同一高发区,其分布亦不均匀。江苏启东市是肝癌高发区,近十几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在50/10万左右,例如辖区内通兴乡肝癌发病率为47.44/10万,明显高于仅一条马路之隔的西宁乡(15.44/10万)和天汾乡(17.81/10万)。这种发病率的显著差异,为肝癌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线索。
中医古典文献中无肝癌之病名,但对肝部肿块的认识渊源日久。早在汉代以前,《内经》中便有类似肝癌的症状、体征及成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又如“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本神篇》曰:“肝大则逼胃追咽……苦膈中且胁下痛。”《难经·五十六难》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这些经文对左上腹及右上腹肿块作了很形象的描述。《济生方》在描述脾积时,指出除以上见症外,尚见“其色黄……腹满呕泄,中肿肉削。”《医学入门》等明确指出病变部位与病名的关系,曰:“脾积胃脘稍右曰痞气。”《诸病源候论》则称之为肝积,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黄病诸候》曰:“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
《水症候》曰:“其病腹内有结块革卯强,在两胁间膨胀满,偏身肿。”《和剂局方》指出“心腹积聚……大如水碗,黄疸……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指迷全生方·诸积篇》曰:“腹中形成肿块,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动则微喘……渐消瘦。”上述的种种描述,极似肝癌的临床表现。提示本病属于中医肝积、症瘕、积聚、膨胀,黄疸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