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危害很大,但是由于大肠癌的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给大肠癌的治疗增加了难度。那么如何通过检查来早期发现大肠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般危险人群
年龄大于50岁、无症状者,应每5年做结肠镜检查及每年做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做到大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2、中度危险人群
①单一腺瘤性小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3年内应再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息肉,则以后按照一般危险人群进行筛检。
②多发性息肉或单一腺瘤性大息肉(直径≥1厘米)3年内应再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息肉,则以后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③大肠癌手术后,一般手术后6个月及前2年内应每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后至少每3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④两位(或以上)直系亲属或一位年龄小于60岁的直系亲属罹患大肠癌,有以上情形的个人在40岁以前应该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⑤其他亲属,即上述第④项以外之家族罹患大肠癌者,可考虑50岁以前接受筛检(按照一般危险人群进行筛检),这对于早期发现大肠癌有很大的帮助。
3、高危人群
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尤其是长期慢性全结肠炎的患者随着年龄增大,出现恶性肿瘤的机会就越大,建议此类患者宜定期接受结肠镜检查及切片检查。
②家族性结肠患者的家庭成员,青春期以后,此病患者及其家属每12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
③幼年型息肉症,以往认为这些息肉大多数为良性,但目前研究报道指出,仍有少数人可能发生恶性癌变,所以仍须特别小心,定期接受随访检查。
④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出现癌症的年龄多半在50岁以下,且其家属罹患癌症的机会远高于一般人群,所以,建议此病患者家属在20岁以后,每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