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肝癌
快速搜索

什么是脑性肝病?

2015年05月14日

20140722

什么是脑性肝病?肝性脑病在过去也称肝性昏迷,是很多肝癌晚期患者都十分紧张的一种并发症,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表现为在上腹部肿块、肝区痛、消瘦、食欲减退等肝癌常见症状基础上出现神志恍惚,定向力和计算力减退,嗜睡。昏迷及扑翼样震颤等。其中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特征性表现。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的血液分流引起的。常见的原发病有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

毒性物质抑制了脑组织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这些因素大体都是因为体内的有毒物质产生增多,又不能被肝脏解毒或代谢掉,造成对神经的毒性效应;或脑组织对各种毒性物质的敏感性提高,增加了毒物进入脑组织的效率。导致肝性脑病的机理,是体内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因为肝功能不全,不能及时得到清除,而对脑产生抑制作用,轻则出现行为反常、精神异常,重者则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温馨提示:肝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对于乙肝患者,现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肝病患者同样可以活得有长度也有宽度。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