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1
肝癌目前是较为困扰临床的一类疾病,因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在体检或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的时候前来就诊,但多已发展为晚期癌症。晚期肝癌多出现广泛转移灶,手术治疗没有太大意义。因此,临床多用化学药物治疗。那么临床治疗肝癌常用的化学药物有哪些呢?现本文就此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异环磷酰胺(和乐生)
异环磷酰胺为磷酰胺类衍生物,已经合成多年,但直到80年代有了尿路保护剂美司纳(Mesna)后才进入临床。异环磷酰胺可与DNA发生不可逆交联,干扰DNA合成。实验证明本品比环磷酰胺对白血病L1210的活性强,对蒽环类和环磷酰胺耐药Ehrlich腹水癌亦有活性,本品和环磷酰胺在30种选择性人肿瘤模型中有相似的抗瘤活性谱,但本品的有效率高,而且毒性较小,化疗指数比环磷酰胺高。本品与环磷酰胺有部分交叉耐药性,与碳铂和氟尿嘧啶有协同作用。
2、博来霉素
博来霉素与O2和Fe2+相互作用可使DNA断裂。在O2和一种还原剂(如二硫苏糖醇)存在下,本品与铁络合成复合物,该金属一药物复合物被活化,其功能就如一种亚铁氧化酶,把电子从Fe2+转到分子氧,产生活性氧。金属博来霉素复合物也可经与黄素酶(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反应,被活化,本品通过其氨基未端肽与DNA结合,活化复合物,产生游离基。然后再由游离基将DNA链切断,损伤DNA,抑制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G2期作用最明显,使细胞积聚于G2相,许多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单体断裂,缺陷、碎片以及易位等。
3、喜树碱
喜树碱主要靠抑制DNA拓扑异构酶1,导致DNA断裂,使肿瘤细胞死亡。本品是DNA合成抑制剂,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主要作用于S期,对G0期细胞没有作用,对G1、G2和M期细胞有轻微杀伤力。
4、替尼泊苷
替尼泊苷通过抑制亚型拓扑异构酶而使DNA断裂,阻碍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生长。主要作用机制是与依托泊甙一样是作用于DNA拓朴异构酶,导致双链或单链破坏使细胞不能通过S期,停于晚S期或早G2期。
5、建议
在化学药物治疗肝癌后,患者反应白细胞、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患者免疫力急剧降低;易患感染;中度贫血;脱发等影响美观等等不良反应。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吴凯教授建议化疗过程中联合应用CLS生物免疫疗法。CLS生物免疫疗法通过植入自体免疫细胞激活免疫系统,充分发挥人体自身免疫防御能力,调节功能失衡,恢复细胞与组织的正常代谢状态,并应用自身免疫细胞杀灭肿瘤组织。对于化疗损伤的正常细胞与组织,也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