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肺癌早期一般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可取得满足疗效,彻底性手术切除早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80%—90%,手术治疗一般合用于原发性早期肺癌,不过手术对已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无效。但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往往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出现,近年来一些报道显示部分病理学因素影响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该研究结果表明淋巴血管浸润、脏层胸膜浸润可以作为候补标记来判断肺癌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及随访。
该研究组回顾性分析了几百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和多变量分析来评估临床病理学背景和病理学变量,淋巴血管浸润(LVI)和脏侧胸膜浸润(VPI)之间的关系。
其中少数具有LVI,多数具有VPI。在单变量分析中,LVI和无复发生存率(RFS)的降低(P<0.001)和总生存期(OS)的缩短明显相关(P<0.001)。ⅠB期具有LVI的患者的RFS和ⅡB(T2BN1)期患者的RFS相似,较ⅡA(T2aN1和T2bN0)、ⅡB(T3N0)期患者RFS明显缩短。具有VPI的患者RFS(P<0.001)和OS(P=0.01)也明显缩短。在多变量分析中,发现LVI是一种独立的风险因素,对RFS和OS均有降低。但VPI却不是独立的风险因素。68例复发,其中32例初始复发位置在远处,36例初始复发位置在原病灶局部。具有VPI的患者局部复发的比例要比不具有VPI的患者及具有和不具有LVI的患者高。
研究表明LVI和VPI与肺癌复发的概率和复发的位置有一定关系,LVI和VPI可以作为候补标记来判断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及随访。
现目前临床上肺癌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可结合综合治疗疗法进行巩固治疗,可有效杀灭残存癌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