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我国肝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占全球约一半左右,且发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
日前,本市三百多位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在中国科技会堂接受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培训。解放军307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徐建明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随着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未来我国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将让位于酒精性肝硬化。
肝癌的早诊率不到20%
“从门诊病人来看,早期发现肝癌的病人不到20%。”徐建明教授说,之所以这么低的早诊率,一方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一部分没有条件做肝癌的筛查;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意识不够,认为自己很健康,忽略了健康查体,尤其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以及慢性乙肝患者。因为肝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有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所以,有乙肝背景的人应该要一年做一到两次B超检查,如果有异常再做两个影像学检查,CT和核磁。“筛查肝癌最好要到专门看肿瘤的门诊,毕竟那些B超医生经验丰富,对检查结果判断更为准确。”
人们须警惕酒精性肝硬化
肝癌的诱因主要有: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水污染和酒精性肝硬化,目前我国肝癌患者大约90%有乙肝背景。徐建明教授分析认为,随着我国加强环境的治理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曲霉毒素以及水污染这两个肝癌诱因可以忽略不计,而乙肝疫苗的接种的普及使我国乙肝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但是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很多,在一定时间内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癌仍然居首位。“不过,未来我国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也将会与西方国家一样,由酒精性肝硬化引起,这从我国每年高度烈性酒的消费就可见一斑。”
治疗肝癌须要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常见的肝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我国肝癌患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单一的手术、介入、消融等局部治疗是难以解决全部问题的,有必要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往往不足以达到充分杀灭或者是控制肿瘤的目的,因此需要考虑联合全身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目前最为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法是手术后或者是介入治疗后联合来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手术或者是介入治疗就能够减轻肿瘤负荷,而使用分子的靶向药物就能够控制全身疾病进展,通过联合治疗,能够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肝癌诊疗规范具有法律效力
作为肝癌高发国家,我国的肝癌治疗目前还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中,这一现状极易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患者病情的延误。针对我国的原发性肝癌诊疗现状以及需求,卫生部医政司于2011年发布了《原发性的肝癌诊疗规范》,并开展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疗推广项目,为专科医生提供规范化培训,进行多学科交流与协作。徐建明教授指出,这是我国第一个肝癌的诊疗规范,具有法律效力,患者对照规范,可以大致的知道医生对自己的处置是否适当。
治疗肝癌还需要各方的携手合作,以及个人的积极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肝癌的治疗事半功倍。
推荐阅读》》
开水也有保质期 过期饮用易患肝癌
肝癌患者吃盐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