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大肠癌
快速搜索

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2015年05月28日

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殊的生物学特征而研发的,能够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药物。靶向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一大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分子特异性,并且有高效低毒的优势,是肿瘤治疗的新武器和新希望。 谕砥谥瘟拼蟪Π┌┑闹瘟浦校?肿影邢蛞┪镆恢北蝗衔?侵饕?挠行б┪铮?⒁驯荒扇朊拦??⒆酆习┲⑼??NCCN)的治疗指南,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以及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疗效优于单用化疗。至于西妥昔单抗,先是其在结直肠癌二、三线治疗中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获得证明,接着CRYSTAL研究和OPUS研究显示,西妥昔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中能提高化疗疗效。这些事实均已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因上述两篇文献而有所改变。这两篇文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证明几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联合应用,不一定能增强疗效,可能反而降低疗效。当然,这是否为靶向治疗药物的普遍规律,尚待今后在其他靶向治疗研究中验证。 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给临床肿瘤学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更多为抑制剂,更加关注的是肿瘤细胞的“休眠”而不是肿瘤“缩小”。因此,传统的以实体瘤的治疗反应为主的肿瘤疗效评价体系已逐渐被以无进展生存期(PTS)和总生存期(OS)为主疗效评价体系所替代。临床上只要瘤体不再继续增大或相对稳定或相对缩小,生活质量较好且能较长时间生存者,均可以算为治疗有效。癌症治疗已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生存率转变到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并重,这是癌症治疗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 着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大肠癌的常规治疗方案,并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推荐阅读》》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