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膀胱癌
快速搜索

表浅膀胱癌(Tis,Ta,T1)的治疗

2015年10月16日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电灼术(turbt):可保留膀胱功能,并反复进行,患者恢复快。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检检查,2年内无复发可改为6个月复查一次。经尿道手术也可采用激光切除。

表浅膀胱癌(Tis,Ta,T1)的治疗

(2)膀胱肿瘤局部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缺乏经尿道手术器械时可行膀胱切开肿瘤切除,不适合行turbt的表浅膀胱肿瘤患者也应行膀胱开放手术。

(3)膀胱内灌注治疗

目的:①消除肿瘤;②防治复发;③防治表浅肿瘤发展为浸润癌。

药物选择:常用药物为卡介苗(bcg)、丝裂霉素(mmc)、表阿霉素(adm)、羟喜树碱、/顺铂(cddp)、干扰素、白介素-2等。

用法:卡介苗80~120mg,丝裂霉素40mg,表阿霉素40mg,顺铂120mg,溶于40-50ml生理盐水,经尿管灌注膀胱,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每半小时更换体位,使药物充分接触膀胱各壁。每周灌注一次,4-8次后改为每月一次,共1-2年。

(4)光动力治疗(pdt):常用血卟啉衍生物(hpd)作为光致敏剂,用一定波长(630nm)激光照射可治疗表浅膀胱癌及原位癌,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光敏反应,患者在治疗后需避光6-8周,另外大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可持续10-12周,部分患者出现膀胱挛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