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胃癌
快速搜索

胃癌治疗之內镜治疗

2015年06月19日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的,只侵及粘膜层和(或)粘膜上层的胃癌。因为癌肿成长表浅,病灶较小,能够部分注射无水酒精或5-氟脲嘧啶,使肿瘤病灶部分坏死而到达医治目标。个别5-氟脲嘧啶250毫克,每周一次,直到肿瘤消失活检阴性。还可运用高频电凝或圈套摘除病灶,或运用激光和微波医治使病类碳化、汽化或凝结坏死,而达根治的后果。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根治方法。但如果病人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因高龄不愿手术者,可在内镜下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内容丰富多样,原来一些传统外科方式,正在逐步被取代。目前已可在内镜下通过局部注射、电灼、激光、微波等清除癌灶,早期胃癌可达到根治的目的。晚期病人通过内镜治疗亦可达到改善症状,提高持活质量,延长生存的目的。

  胃癌组织浸润到肌层、浆膜层或浆膜外者属中晚期胃癌,通常称为进展期胃癌。由于进展期胃癌病人并非都能行手术治疗,或由于病变广泛,已有转移,或由于病人全身情况差或有其他病,难以耐受手术,即使已行切除手术者术后也有复发者,这些病人常因癌肿增长致阻塞腔道和出血。如胃底癌可侵及贲门和食管致食道梗阻,胃窦癌可致幽门梗阻等。内镜局部治疗不需全身麻醉,全身反应减少,在直视下进行治疗对病灶具有直接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在全身化疗基础上或同时加上局部化疗、电灼、激光和微波等,不仅可提高生存率,而且对幽门、贲门梗阻及癌灶出血等病变进行有效的姑息治疗。

  内镜直视下注入高浓度抗癌乳化剂,在病灶局部滞留时间长,胃癌组织及其所属的淋巴内药物浓度高,日本已将内镜直视下注射化疗药物列为进展期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这种治疗一般分为全身化疗联合局部化疗或单用局部化疗两种。在内镜直视下仔细观察了解胃癌病灶全貌,分别对癌灶结节及癌灶与邻近粘膜的交界处注射化疗药物,注射点尽可能散在多点兼有重点。如癌灶范围较大,注射完毕后可对整个癌灶表现喷洒一定量的化疗药物。常用于局部化疗的药物有5-氟脲嘧啶乳剂、丝裂霉素活性炭、油性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因为癌肿使食道贲门、胃窦致癌性狭小以及手术疤痕性狭小引起的部分梗阻,可采取内镜直视下激光、微波、电灼、高频刀切割等方式医治,在肯定水平上能解除病人苦楚,近期疗效较好。对累及食管的贲门癌还可采取各种扩大器医治,扩大后在狭小部位搁置人工食管,这也是一种有较的姑息医治方式。幽门癌性梗阻病人经微波、激光、电凝部分重复医治后,症状往往改良,如部分结合用化疗注射,其医治后果更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