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食道癌
快速搜索

为什么会得食管癌

2015年06月23日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人为什么会得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当今科学发展的程度,还不能准确解释癌症发生的原因,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攻克这个难题。具体到食管癌也是如此,但经过多年的医学实践和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现已找到一些与食管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如免疫系统不正常、遗传、饮食和环境因素等。

  (一)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失常

  在与自然环境逐渐适应、协调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体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来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对机体的伤害。人体的免疫体系就像一个国家的国防武装系统,对外防御外敌的侵犯,保卫祖国;对内时刻警惕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随时准备清除那些危害社会的“毒瘤”。同样,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解决人体的内患外侵问题。

  免疫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三大类:

  免疫防御 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机体能抵抗各种微生物的入侵,防止感染的发生。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反而会损害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弱则可引起各种免疫缺陷性疾病,比如艾滋病病毒就是侵犯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病时往往合并多种病菌的感染。

  免疫稳定 免疫稳定功能正常,则不断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当出现稳定失调时,就会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 免疫监视的功能在于杀伤或消灭体内出现的异常或癌变的细胞,及防止感染复发,当免疫监视功能受损时,则可引起肿瘤、癌变或使感染持续存在。

  (二)外来因素与食管癌

  食管癌的病因与许多外界因素有关,尤其与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经过对食管癌高发地区的长期调查发现,发酵霉变食物和饮水中含有致癌物质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元凶。

  1.饮食习惯与食管癌

  俗话讲病从口入,最近有研究报告指出:80%的病与吃有关。有些人习惯进食很烫的食物和水,或喜欢进食过硬食物、过粗的食物,或进食过快,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病主要诱因之一,因为过热、过硬、制作粗糙的食物或吞食过快等都易引起食管黏膜的损伤,尤其是食管狭窄部位,长期的刺激和损伤会使食管黏膜细胞易于发生突变,加之患者的自身免疫监视能力下降,不能及时修复损伤的黏膜和清除突变的细胞,为肿瘤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增加癌变危险。日本有调查报告显示,食管癌高发区与喜食热茶热粥地区的分布一致。

  2.发酵霉变食物

  经过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河南林县、阳城等地区,以及新疆地区的多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他们进食的粮食、酸菜等食物有霉变现象。这些地区大多干旱缺水,蔬菜缺乏,居民食用新鲜蔬菜甚少,常常食用腌制的酸菜等。调查者发现当地居民的酸菜缸内有一层白色的霉苔,有时不洗就直接食用。有些高发区居民不吃酸菜,但食用霉变的食物比较普遍。他们有一种饮食习惯,将馒头、窝窝头一次性蒸出一大锅,连吃3~5天,而且食用时不再加热,发霉、发黏时又舍不得扔掉。据化验分析这些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真菌,以白地霉菌、镰刀菌、圆弧青菌及黄曲霉菌等最常见,这些真菌产生的毒素直接作用于人体细胞使之突变致癌;真菌还能促进公认的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如果用从这些霉变食物中分离出的真菌喂养大鼠可诱发肿瘤。

  看到这里,你还愿意食用长毛、发霉的食品吗现在大家已经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年代,思想上要有健康意识,应该建立健康的饮食观,要养成现做现吃,或吃时充分加热的习惯,多吃新鲜粮食、新鲜蔬菜,讲究卫生,改变陋习,不吃霉变食品。

  3.亚硝胺化合物

  亚硝胺是一类强烈的致癌物质,除食管癌以外,亚硝胺还能诱发其他脏器的肿瘤,可以称得上是致癌老大。人类摄入的主要是亚硝胺的前体,即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种前体物质进入人体,在胃内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当水源被生活垃圾、污水、猪圈、堆肥等有机肥料或化肥、农药所污染,其中所含的有机氮类物质就会降解产生硝酸盐、亚硝酸盐及胺类物质,通过污染水源被摄人人体内。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河南林县等食管癌高发区的水源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高于低发区,井水、河水及塘水都可能成为摄入致癌物质的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做了食物的分析测定,约有33%的食物标本中亚硝胺类物质超标,其中以玉米、红薯、小麦中的含量最高,而与此对比检测的同样数量低发区的食物标本中,含量全部都低于标准。

  4、饮酒

  酒精是食管癌诸多致病因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大量饮用啤酒的人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比不饮酒者高l0倍。酒精本无致癌作用,但是可以作为致癌物质的溶剂,特别是对吸烟又饮酒的人来说,更容易促使致癌物质进入食管黏膜引发癌变。

  5.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过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的血液、头发、食管癌组织中锌的含量降低,同时伴随血清铜的升高。大鼠实验表明,缺锌可促使诱发食管癌,缺锌小鼠和猪的免疫器官——淋巴组织、胸腺和脾显著萎缩,免疫功能低下。肉食是锌的重要来源,如果长期进食素食和高钙饮食,就会阻止矿物质(包括锌)在肠内的吸收。缺锌可导致免疫监控功能降低、干扰正常的组织修复过程、增加食管渗透性,对外界的致癌物质就更加敏感,更易发生食管癌。

  微量元素钼的缺乏与食管癌的发生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在食管癌高发区的土壤、水源以及粮食中钼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对高发区患者的血液和头发进行化验,钼、锌、镁的含量均低。钼在自然界及人体内的含量甚微,却在预防肿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钼能还原致癌物质亚硝酸,使之成为无毒物质,环境中缺钼,水源或农作物的亚硝酸含量就会增加;人体对钼的摄人量的不足会影响一些与人体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和生理功能,这也是导致食管癌发病的原因之一。

  另外,微量元素硒的缺乏也与食管癌有关,硒经过体内的代谢能防止细胞膜的过氧化,从而保护机体细胞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增强机体对癌症发生的抵抗力。

  6.营养素的缺乏

  全世界范围内,食管癌的高发区一般都分布在土地贫瘠、经济落后、营养较差的贫困地区,我国的高发区主要在农村和牧区,当地居民生活贫困,物质匮乏,饮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必需氨基酸。这些地区营养不均衡,河南、山西等地区的居民饮食以面食为主,缺少动物蛋白和新鲜蔬菜;牧区以肉食为主,很少吃新鲜蔬菜和米面粮食。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C能与摄入人体的亚硝酸及硝酸起作用,防止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蔬菜中含有的&bta;—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补充D一胡萝卜素或含有丰富胡萝卜素的食物,可以降低人类上皮癌的发病率。总之肉蛋、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减少以及营养的不均衡,会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维生素B、烟酸、动物蛋白、脂肪、矿物质的缺乏,可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吸烟与食管癌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在每个烟盒上都有明确的标注,但并没有引起每位吸烟者的重视。要知道,吸烟已被医学界列为诱发癌症的重要的危险因素。香烟的烟雾和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丙芘、多环芳烃、亚硝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环氧自由基等,这些物质能直接作用于细胞蛋白质、核酸等成分造成细胞损伤,引发癌症。那么吸烟会导致哪些癌症其影响程度又有多大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医学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对3730例病人,15个解剖部位的癌症与吸烟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肺癌、膀胱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与吸烟有明显的联系。有90%的肺癌、53%的膀胱癌、54%的食管癌、35%的胃癌和33%的胰腺癌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者发生上述5种癌症的危险分别增加11.1、1.4、1.4、0.7和0.6倍。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吸烟也有一定的关系。

  (四)遗传因素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遗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临床上经常看到食管癌有家族聚集现象,高发区连续3代或3代以上出现食管癌的患者屡见不鲜,低发区也有高发家族,特别是近亲结婚的家族。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时,会引起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会遗传到下一代。从上一代遗传下去的并非肿瘤本身,而是机体对肿瘤的易感性,具体来讲,这种易感性是通过对遗传物质DNA的修复、致癌物质的无害化处理能力降低来实现的,也可能与先天性或后天性染色体畸变有关。

  石家庄燕赵医院专家提醒,预防食道癌,远离食道癌,应该从日常生活保健做起!更多食道癌防治知识,可咨询:

  石家庄燕赵医院 咨询电话:4006129180 或 0311-85315555

  

  乘车路线:市内乘 快39路、54路、572路、79路、116 路、2环1路、2环2路槐安路东二环口下车,或火车站乘16路、27路乐惠家下车东行至东二环口即到

(责任编辑:孙韶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