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胃癌的产生,跟平时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莫大的关系。胃癌晚期多会发生胃癌转移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胃癌转移呢?
一、胃癌大体类型
1.淋巴结转移:据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统计显示,弥漫型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次是溃疡型癌,隆起型癌则相对较少。但佐野统计了包括早期胃癌的溃疡型胃癌931例,隆起型胃癌562例,结果未见两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区别,这可能与其包括早期病例有关。
2.肝转移:佐野统计了包括早期胃癌的溃疡型胃癌931,隆起型胃癌562例,结果未见两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区别,这可能与其包括早期病例有关,但他看到隆起胃癌的肝转移约为溃疡型胃癌的五倍,说明隆起型胃癌虽然淋巴结转移较少,但却容易发生肝转移。
3.腹膜种植:全国病理协作组统计弥漫浸润型的腹膜种植明显高于结节蕈伞与盘状蕈伞型,说明蕈伞型癌易出现肝转移,浸润型易发生腹膜种植。
二、生长方式
.生长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胃癌的浸润生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与机体对癌肿的抵抗状态。
三、组织类型 浸润比较广泛的胃癌多是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以及印戒细胞癌。可能与这些癌多为弥漫性浸润生长方式有关,其扩散与淋巴结转移均非常广泛。但据国内胃癌尸检材料及佐野观察471例进行期胃癌的统计,肝转移以乳头状腺癌肝转移最多,其次是分化型腺癌,未分化型癌,印戒细胞癌的肝转移最少。腹膜种植多见的病理分型依次为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未分化型癌及硬癌。但未分化型癌,印戒细胞癌的癌性腹膜炎却较多。
四、免疫状态随着免疫学的进展,人们认识到肿瘤的经过不单取决于肿瘤本身的恶性程度,而是肿瘤的侵袭与宿主抵抗相互作用的结果。宿主的抵抗作用,主要是免疫反应与胃癌转移扩散,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从形态学角度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当前主要观察指标是癌周反应,粘膜与粘膜下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结免疫反应等项内容。